悬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悬窗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凤阳凤画的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1-01-08 17:14:02 阅读: 来源:悬窗厂家

参观者观看凤阳凤画县级非遗传承人景幸福作画。徐昊摄

近日,《凤鸣庐州祥瑞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亮相省城,向观众展示了80幅凤阳凤画精品。面对传承与创新的挑战,凤阳凤画该择何道而从之――

“凤凰鸣兮,与彼高冈;梧桐出兮,与彼朝阳。 ”凤凰自古以来就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凤画因其有吉祥寓意,深受老百姓喜欢。凤阳凤画又称“龙凤画”“画凤凰”,起源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与天长“天官画”、灵璧“判子画”(钟馗画)并称安徽三大民间画。2007年,凤阳凤画被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阳凤画

历经六百余载,凤阳凤画赓续传统

“凤阳凤画的诞生,没有具体的文字资料记载,但是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凤画的传说。 ”凤阳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县文化馆馆长张强介绍,明初,明太祖朱元璋集天下百工兴建的中都城罢建后,部分宫廷画师落入凤阳以画谋生,将龙凤图像改为画纸屏幅出售,尔后,经发展演变成为凤画专业画。

凤画有三种,即彩凤、素凤、墨凤,虽然用色属于“大红大绿”的民间年画系列,但是细看之下的凤画,每个纹路、每个局部都承载着深远寓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凤凰嘴巴下面的山羊须,源于‘羊羔跪乳’典故,这山羊须其实就象征着中国的孝道文化。 ”凤阳凤画省级非遗传承人王金生向记者介绍,龟背有长寿的寓意,“仁”字纹象征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等。

历史上,凤阳凤画最鼎盛的时代莫过于明清时期,亲友之间、商贾之间,乃至意大利的传教士等都将凤画作为珍贵礼品赠送。至民国,国运不幸,凤画亦难以幸免,竟一度遭遇失传的窘境。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抢救之下,濒临绝迹的凤阳凤画才迎来新的曙光。 1978年,中国大地吹起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沉睡于民间的凤阳凤画再一次觉醒并欣然发展,在凤阳,先后成立了“凤画研究所”“中山凤画院”“中国凤阳凤画院”“凤阳凤画研究会”等研究机构。

“从明朝到当代,凤阳凤画自古至今流传600多年,凤阳凤画的传统依然延续着,并成为独一无二的凤画派系,就在于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离了这些,都不叫凤阳凤画。 ”凤阳凤画省级传承人王金生告诉记者,这是凤阳凤画的基因。

传统艺术面临挑战,凤画传承遭遇困境

1983年,当地政府从四川达州将凤阳凤画华派传人华荣生接至凤阳传授凤画技艺,把卖菜的老艺人王德鑫请到课堂传习凤画。“老先生讲课不是拿本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在你画的时候他就在旁边一点一点地告诉你怎样勾线、润笔,笔法不对了就得重新来,直到掌握为止。 ”华派弟子、同时也是凤画县级传人的武云告诉记者。同大多数民间技艺一样,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在历史上一直是主流,但是从地方志到其他文献并未看到“凤阳凤画”技艺的文字记载。

随着时代发展,“以人弘艺”之道越显艰难。自华容生、王德鑫等老艺人的先后离去,现在的省级传承人,最年轻的也年近70岁,精力与体力跟不上渐成为传承桎梏,与时间赛跑让传承愈发焦灼。 “传统凤画造型、颜色、程式有着严谨的工序,画好一只凤凰就得走10道工序,其他的还不算,学成出师至少要坐10年冷板凳。 ”王金生感慨,想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好苗子不好找,从艺40多年,王金生也仅收了2位入室弟子。

技艺门槛高,凤画产量自然相对较少;而一张成熟的凤画,从构思到最终完成通常需要一月有余,以致凤画的价位居高不下,喜欢者大多望而却步。 “画家创作有时候长达数月,一幅4尺大小的凤画,如果是一般的作品至少5000元,若是精品,万元起步。 ”张强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凤阳专职以“凤画”为生的人寥寥可数,大部分艺人不得不在保有一份工作的前提之下坚持创作。

左边是传统,右边是市场,面对挑战,凤阳凤画该择何道而从之? “非遗的传承是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形式的传承,如果在传承的过程当中,未与传统文脉接续,看似传承,其实是传承的另一种困境。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程波涛分析,没有传何来承,没有传承更谈不上传播,最重要的,我们还是要回归传统文化,在文化中寻根。

融时代精神,让传统艺术重现光芒

“昨天下午才从科技学院上课回来,现在正准备县文化馆主办的‘凤画班’培训工作。 ”王金生介绍,这次办凤画班的目的,主要就是为解决“兴趣班”泛泛而学的情况,为凤画挖掘优秀的传承人,发掘一批璞玉,好“精雕细琢”,让凤画“后继有人”落到实处。

在凤阳,传承路上还出现了“父女档”“夫妻档”。凤画传人吴德椿早在2000年就开始凤画免费教学,女儿张芹2016年也在自己的画室开启了义务教学凤画之路。 “时间真的转不过来,今年上半年索性辞去了班主任的工作。”武云是凤阳县崇文中学一名语文老师,他和妻子唐国芳均是凤画县级传承人,二人利用闲暇时间为孩子们义务教授凤画技艺。区别传统单一的师徒“口传心授”,在当地,自幼儿园至老年大学,都建有凤画传习所、传习基地,由省、市、县三级传承人开办授课,所有传承人均是义务教学。凤阳的老百姓,下至幼儿,上至耄耋,如果愿意,均可免费学习凤画技艺。

当然,传承得广与传承得好是两回事儿,怎样才能将凤画传承得好呢?需要创新凤画内容与传播形式,需要凤画爱好者、传承人、地方政府合力而为。

“传统不能丢,时代精神不能少,要发展就要创新,这是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担子。 ”77岁的吴德椿说,文艺创作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要理解当代人的情感,要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如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吴老创作了巨幅新凤画《大包干?凤还巢》,徒弟谢冬梅将诗词、剪纸等元素融入凤画,深受观众喜爱。

现在,凤阳凤画同凤阳花鼓一样,是凤阳县响亮的文化名片。 “为了将文化名片唱得更响,我们开发了凤画系列文创产品,像花鼓凤画、葫芦凤画、鸵鸟凤画、水晶凤画、折扇凤画等;外出办画展,让凤画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凤画。 ”凤阳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县文化馆馆长张强介绍,当地开展凤画抢救性保护等系列措施,成立“名师工作坊”走进社区、农村、学校。明年初县文化馆新馆将启用,届时会进行凤画活态展示,每天安排2位传承人现场作画。(记者 朱琳琳)

元旦短信祝福语精选

道德的关键性

我是浅水洼里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