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窗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悬窗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地名记忆五十米船巷再听不到纤夫的号子图-【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2 21:34:37 阅读: 来源:悬窗厂家

古渡 的沧桑岁月

安溪县湖头镇有一条小巷名曰“船巷”,连接着曾经湖头兴盛时期的码头和繁荣的湖头中山街。船巷现在小得几乎让人忘记它的存在,然而,有谁曾想到,小巷尽头的几级台阶,连接的不只是码头,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泉州港。

许启胜(安溪恒兴中学老师)

曾经这条小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如今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能记得那段繁华的荣光;曾经这里商贾云集,周围几十家商铺人气兴旺,山海的物流商贸,在繁忙季节,溪面舟楫云集。

大浪曾东去,帆引海风百里顺;使舟何日归,橹摇山月一溪清。济川宫,又名大使宫,位于船巷的码头边,始建于明朝,是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庙宇,见证了湖头参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辉煌历史。大使宫奉祀明朝航海家郑和,这在泉州乃是少有,很有历史价值。法石宫,始建于明,内祀法石公、文武圣侯等。船巷、码头、大使宫、法石宫,构成了湖头渡口文化。船巷古码头上游百米远的溪后渡,沿堤绿榕成阴,为远近行旅要道,周边县的客商就是由此到湖头贸易经商的。

曾经的“霞浦鱼灯”及湖头溪渡等景观,如今很多都踪迹不在。剩下的,是繁华古渡的沧桑岁月。

□征稿

有一天故人远去,有一天繁华落尽,那一段印刻在你内心的地名记忆,却永远都抹不去。

以下是我们的四种投稿方式:电子版稿件请发送至邮箱1501629725@qq.com;手写版稿件请平邮寄送至:泉州市泉秀街恒祥大厦16楼海峡都市报编辑部;口述请拨海都热线通95060;关注公众号“花巷”投稿,你还能在微信上听到你的乡愁哦。

五十米船巷 再听不到纤夫的号子

郭阿婆走在船巷的石头路上,已不见往日繁华

“来搬货哦!”许久未听到熟悉的吆喝声,成长在溪边的李青,着实想念记忆里码头上的繁忙景象。

安溪县湖头镇,曾是安溪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重地,素有“小泉州”之称。晋江上游西溪,从安溪湖头镇流淌而过,这一段流域,当地人唤作蓝溪。73岁的李青老先生,儿时就住在蓝溪岸边,可谓是“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如今,连接着码头和商业街的“船巷”依旧,而码头上络绎不绝的景象已踪迹难寻。但关于山区开辟水路的佳话,却仍在静静流淌的水波中,不断传唱着……

古码头已沉寂许久,如今只停了几条小船

船巷依旧在 码头已沉寂

拄着拐杖,83岁的郭阿婆,第无数次走过船巷。小巷约五十米长,乱石铺就的路面,不过一米见宽,早已磨得发亮,伴着周遭渐渐蔓延开的青苔和斑驳的墙体。“我住在这里60多年了!”郭阿婆说,船只停运年代虽已久远,但她还依稀记得码头上的繁忙景象。“农历七月的时候,那才叫热闹呢,船只都聚集到码头上来,一起祭拜码头边上的‘大使公’。”阿婆边说边用手在岸边比划着当年船只聚集的盛况。

73岁的李青老先生,何尝不惦念码头人头攒动时的热闹:傍晚时分,船只靠岸,纤夫们整齐地呼着号子,船只一一靠岸,船工放下帆后忙着抛锚,再将船上的大粗麻绳栓到码头的石墩上。船工卸下货物,码头周边的脚力们便大喊“来搬货咯!”那时,他最爱看的便是船工抛接草纸,两人你来我往,草纸在空中划出淡黄色的抛物线,他们动作娴熟,极少有失手的时候。

时光流转,站在自家阳台上,李青老先生用手指了指码头原来所在的位置,拴麻绳的石墩早已不在,大溪石铺成的码头也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面。顺着李青旧宅往下望,墙角遗留着不少凹陷处。“那是以前船舶停靠,随着水浪摇曳在墙角上磕碰留下的痕迹,”李青说,“当时的水位比现在高多了,站在二楼阳台放下钓竿,就能钓鱼!”

大使宫的守护

十字街的美食

蓝溪边上,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庙。据庙中碑刻记载,此宫庙唤作济川宫,又称大使宫,始建于明朝,位于泉州往湖头繁荣水路的古码头,是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庙宇。早期香火鼎盛,后因年久失修倒塌,2005年时由热心人士募捐重修。

李青说,蓝溪水在春秋时节,随着台风来袭,也会变得躁动不安起来。那时候,船工们会在岸边固定好木船,水浪涌来时,木船摇晃得厉害,船工便会迅速离开船只,拥入岸边的“大使宫”,祈祷船只平安。

风平浪静之时,也是船工忙碌之时。装卸货时,工人们弯着腰哼哈着一步步登上通往船巷的石阶,穿过狭窄的巷子,把货物送到湖头中山街上的店铺里。收工后,他们便三五成群地结队到街上吃点心。附近的十字街是美食聚集地,有菜粿炸、葱油炸,还有远近闻名的咸笋包。这些美食,是工人们补充体力的珍饷,也常把儿时的李青馋得口水直流。

长大后,李青离开了湖头,到厦门求学,后在泉州市区工作。如今,已退休的他回到故乡,再次登上阳台,昔日的繁华盛景不再,目之所及是溪边的一片荒芜,让他不禁感叹:童年时此地的美景,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岁月深处了?

山区水运佳话

见证海丝盛景

安溪湖头镇文管办主任李清黎介绍,湖头镇的水路运输史由来已久,开辟水路的人为明朝的李森,是清朝名臣李光地的先祖。明嘉靖《安溪县志》载:“湖头市,在感化里,百货所骤,号‘小泉州’。”可见当年市肆之繁华。

李主任说,当时从泉州运来和从安溪运过去的货物有较大的区别。从泉州开来的船,主要运载盐、布等生活用品,而从湖头码头运出去的物资,主要为本地产的山货,如毛竹制品、茶叶等,所辐射的范围也不仅限于湖头镇当地,永春、德化、漳平等地的一些物资也会从这里运到泉州港。

不过,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湖头镇的水路交通慢慢没落。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来往的商贸船只逐渐减少,水路交通的货运功能也慢慢减弱。十几年前,溪中还建起了小型的发电厂,船只往来的盛况,便成了历史。

“无可否认,船巷和大使宫前消失的码头,都曾见证了湖头镇商贸往来的繁荣,它们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主任说。(海都记者 刘淑清 田米 文/图)

混凝土增强剂公司

医用门

芯片解密

桥式滤水管